在家没晒太阳没干活就中暑了?高温高湿警惕隐性中暑
在家没晒太阳没干活就中暑了?高温高湿警惕隐性中暑
2025-07-17 10:19:57 来源:大河网 作者:刘欢 责任编辑:刘欢 2025年07月17日 10:19 来源:大河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长时间滞留于不通风的家没警惕房间,会出现头晕、晒太恶心、阳没隐性万宁市某某管道业务部心慌、干活高温高湿腹泻、中暑中暑乏力等症状,家没警惕极易被误判为胃肠型感冒,晒太实则是阳没隐性中暑,因为不容易被发现,干活高温高湿所以被称为隐性中暑。中暑中暑”
本报记者 李晓敏 实习生 金玉茹
连日酷暑,家没警惕“中暑”成为各大医院急诊科的晒太高频词。7月15日,阳没隐性万宁市某某管道业务部记者从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调度大厅获悉,干活高温高湿从近两个月接到的中暑中暑120电话来看,主诉中暑或症状疑似中暑的求助者明显增多,其中,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占多数。
值得警惕的是,持续高温也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加,医生对此发出紧急提醒。
警惕室内隐性中暑
“我在家没晒太阳、没干活,没想到就中暑了。”73岁的陈女士起初以为自己得了胃肠型感冒,却被医生诊断为中暑。
“中暑的本质是体内热量无法有效散失,它并非只发生在烈日下。”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李琳说,在湿度超过90%、门窗紧闭的环境中,即使室温仅29℃,也可能导致中暑。
为何居家老人成为高发人群?
李琳分析,一方面,许多老人为省电不愿开空调;另一方面,老年人对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常穿着长袖长裤或盖被休息,身处闷热环境却浑然不觉。
李琳特别提醒,老年人存在“热觉退化”,不能仅凭感觉判断,需依赖温度计。家中应常备室温计,超过30℃即应采取降温措施,同时注意通风。
心脑血管病患者激增
7月14日晚11点,50多岁的刘先生突发大汗、胸痛、呼吸困难,家人紧急送医。省胸科医院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心梗,经紧急手术后症状缓解。
“进入7月,心血管病患者显著增多。”省胸科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李晓召表示。省人民医院情况相似,李琳说,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该院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增加约三分之一。
高温何以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高温出汗致血液浓缩、黏稠,增加心梗、脑梗风险;同时,情绪易波动引发血压不稳。”李晓召说。
此外,骤冷骤热的环境转换,如从高温室外进入凉爽室内,这会引发血管收缩。
“温差越大,收缩越剧烈,导致血压骤升,诱发疾病。”李琳说。
两位专家共同强调,高温天里,务必注意补水、保持情绪平稳,并避免环境温差过大。
高温运动要提防风险暗藏
酷暑难挡运动热情,但极端高温下户外运动风险陡增。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省体育科技中心副主任、高级运动防护师唐洪渊提醒体育运动爱好者,高温天需科学调整运动计划,严防中暑及致命的热射病。
“当气温超过35℃且湿度较大时,人体散热机制受阻,剧烈运动极易引发脱水、热痉挛甚至热射病。”唐洪渊建议,市民在高温预警期间尽量减少户外运动,可选择室内健身房、游泳馆等场所锻炼;避免在上午10点—下午4点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患者更需谨慎。
对于必须进行户外运动的人群,他建议,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运动前2小时饮用500ml含电解质饮料,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充150—200ml运动饮料。
唐洪渊特别提醒,运动中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跳过速、体温升高、意识模糊等症状,必须立即停止活动。即使是气温相对较低的晨跑,若湿度大仍有中暑风险,建议携带防暑药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生活频道
- ·“热死人了” 警惕!近期多地现这种病例
- ·阔腿裤失宠了 !今夏流行穿“鱼排裤”,配露脐装、衬衫时髦又显高
- ·郭晋安欧倩怡:模范夫妻的“断崖式离婚”
- ·黎巴嫩真主党称两度袭击以北部一军事基地
- ·美团买药线上问诊服务升级:上线视听问诊服务,三甲医生秒级响应
- ·玩转城市体育节丨潮音嘉年华、零距离派对,共享精彩赛后派对
- ·售价11.8万
- ·Bella Hadid闻起来真香!
- ·刚刚发布:南京2025中考指标生录取名单!
- ·以军轰炸加沙地带多地 造成至少35人死亡
- ·比亚迪“五大轿车”来袭,造型“脱胎换骨”,能否引领新潮流?
- ·主场116比95力克广东,辽宁男篮将与新疆角逐总冠军
- ·山东3所招收公费医学生的学校!学医到底值不值?附:超全医学专业指南
- ·今夏最显时尚品味的穿搭:学会裙子的三种搭配模板,又美又优雅
- ·马拉松之王基普乔格:跑赢人类极限,却逃不过网暴
- ·理想汽车2024年4月交付25787辆 同比增长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