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陪写作业”了,让孩子喘口气吧

  发布时间:2025-08-13 15:55:0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说来真是奇妙。那天我在咖啡馆写稿,邻桌一个五岁小男孩正奋笔疾书,鼻子上还贴着一颗小恐龙贴纸。他妈坐对面,眉头紧锁,盯着他写,像在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手榴弹。“不是这个‘日’!你写得像一根肠子挂在天上! 。

说来真是陪写作业奇妙。

那天我在咖啡馆写稿,别再邻桌一个五岁小男孩正奋笔疾书,让孩海南某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鼻子上还贴着一颗小恐龙贴纸。喘口他妈坐对面,陪写作业眉头紧锁,别再盯着他写,让孩像在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喘口手榴弹。

“不是陪写作业这个‘日’!你写得像一根肠子挂在天上!别再”

小孩低着头不说话,让孩嘴里鼓鼓的喘口,不知是陪写作业在哼歌还是在忍泪。我看了眼他手中的别再铅笔头,已经短得能当牙签用了。让孩

我心里一沉,忽然意识到,这个场景太熟悉了。

不是别的地方,是我们所有童年的某个深水区,是一种被凝视、被打断、海南某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被替写、被误解的教育仪式。

而且更可怕的是,它还在一代代地复制。

再后来,我去写稿时总忍不住看看孩子的作业本进展如何。他的笔迹越来越涣散,写到后面已经像在用脚趾头写字。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我爸也盯着我做作业,甚至一度盯到我放弃治疗。

他说我是“三秒记忆的金鱼脑”,我说他是“带刀监工的唐僧嘴”,然后我们都被我妈骂了。



一、盯得越紧,学得越废

人类的专注力,像一只脾气极差的猫,你越想撸它,它越想挠你。

当一个孩子本来好不容易沉下心去算一道数学题,灵光一闪,几乎要和“分数通分”达成某种心灵契约时,家长一个眼神就过来了:“你是不是又做错了?”

哦豁,这个念头像被打断的梦一样,从此再也连不上了。

我朋友家小孩上初二,做化学作业时她爸总在旁边站着。不是因为他懂化学,而是因为他“有经验”,他对经验的定义就是“我能看到你出错的瞬间,并且立刻指出来”。

有一天小孩没忍住说:“爸,你这么盯着,我脑子像开着三个浏览器同时加载,一直卡顿。”

后来她爸不盯了,换成隔墙监听,结果孩子成绩更差。她爸气得说:“你是不是就喜欢没人看你!”

他女儿反问:“你写PPT时,领导坐你旁边盯着一句句改,你啥心情?”

沉默,持续一分钟。



再比如,我弟弟小时候学写作文,写了篇《我最敬佩的人》。他写他爸,说他工作辛苦,还教他做题。作文才三百字,他爸看完之后说:“用词不当,中心不明,结尾潦草,语病四处都是。”

我弟忍了忍,说:“那我改成写我妈行吗?” 他爸愣了一下说:“你妈也没多大本事。” 弟弟改了标题,写《我不敢敬佩的人》,从描写到对比,从事件到反思,一气呵成。老师看完说:“构思巧妙,讽刺有力,给你满分。”

他爸当晚气得没吃饭,说:“你这不是写我吗?”

我弟看了眼满分作文,幽幽道:“你不配被写进教材。”

道理很简单:盯着孩子写作业,不等于孩子会写出好作文;而让他有情绪、有体验、有表达的自由,才可能写出真东西。



二、你以为的偷懒,是孩子的自我保护

人不是机器,学习更不是搬砖。

当一个成年人需要午休、摸鱼、刷剧、看天花板,甚至需要对着猫发呆来恢复精神状态时,为什么孩子就必须像宇宙飞船那样24小时高强度运行?

而家长往往只看到他“趴在桌子上”,却忽略了他刚刚也在满头大汗地解决一道10分的压轴题。

很多父母容不下孩子“停一下”,总觉得“停”就是浪费、堕落、退步。

其实不是,人在任何学习过程里都需要“低谷修复”——这是大脑在整理、巩固、整合信息,不是怠惰,是生理需要。

就像我一个读书特别猛的表妹,连看《红楼梦》都能像高考备战一样做思维导图。有天她坐沙发上看动漫,她妈就暴怒:“你不是说复习历史吗?!”

她头都没抬:“不懂了吧,这是《鬼灭之刃》,我在研究封建家族制度。”

再比如,朋友家孩子学习一直中规中矩,不上不下。

有天他妈狠下心请了个“特训家教”,要求每天监督写作业,必须坐在旁边全程盯梢。三天后,孩子发现了“对抗机制”:写到一半假装肚子疼,钻厕所看漫画;被发现后就躲进衣柜睡觉;最离谱一次,他居然在晚饭时间边吃边喊:“我正在背诵圆周率!”

后来成绩还是没提上去,但倒是编出了好几个段子。

他妈怒吼:“你把全家当喜剧节目了是不是?” 孩子一边嚼着饭,一边点头:“对,因为悲剧我已经演不动了。”

所以啊,一个孩子要是连“偷懒”都被否定,他还有什么空间去学习生活的节奏?



三、盯紧孩子,是伪努力

小学靠盯,可能短暂有效,因为题不难、知识浅、时间短;初中再盯,开始拉扯、对抗、冷战;到了高中,如果孩子没有“内驱力”,哪怕你蹲他书包里也拉不动成绩。

内驱力,说白了就是:我愿意学、我觉得学有用、我在学中能感到快乐或意义。

但是,父母若把所有精力放在“结果达成”上,孩子就会失去“过程享受”的机会;你替他担心一百分,他就再也不会为八十分感到高兴;你全权代劳做选择,他永远都不会发现“我也能为自己负责”。

比如,隔壁一个家长,为了逼孩子好好学,制定了“家庭军规”:早五点半起床,晚十一点睡觉,所有作业必须由她亲自过目签字。

结果孩子在期中考试中,语文勉强及格,数学刚过线,英语爆冷58。 她崩溃大哭,问:“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 孩子揉着眼睛,答:“我以为我就是来帮你完成你的焦虑任务清单的。”

她骂他冷血无情,他却耸肩说:“你爱我,不代表我爱学习。你怕输,不等于我怕挂科。”

所以啊,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孩子成绩不好,而是父母太怕孩子“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说到底,很多家长以为“监督”是关心,“盯梢”是爱,“批评”是负责,其实在孩子眼里,那些眼神是压迫,那些打断是羞辱,那些期待是枷锁。

你可以适当提醒,但不能剥夺选择;你可以鼓励努力,但别扭曲失败;你可以告诉他你在意他的学习,但更应该让他知道:你更在意他的情绪、自尊和人生的主动感。

毕竟,成绩是冰冷的,关系是热的;成绩是瞬间的,性格是永远的。你养的不是会考试的机器,是一个活人,是一个未来要走出你家门的、有选择权的成年人。

让他有机会决定自己的步伐,才能真正走出远方。

你们说呢?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警惕!这些院校2025年不再招同等学力考生

    随着2025年考研的临近,越来越多的院校宣布不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对于没有本科学位但通过自学等途径达到相应水平的考生,这意味着报考机会减少。哪些院校不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哪些院校仍然欢迎他们?一起来看
    2025-08-13
  • 找回专注轻取大坂直美,郑钦文连续两年福地闯入八强

    北京时间5月13日,WTA1000罗马站展开第四轮争夺。以7号种子身份出战的中国金花郑钦文登场亮相,最终,郑钦文以6比2、6比4的比分轻取四届大满贯冠军得主大坂直美,连续第二年闯进罗马站八强,这也是她
    2025-08-13
  • 学习时如何护眼?这6个事项务必注意

    学习知识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那么在学习中,应该做些什么来保护眼睛?国家疾控局提醒可以关注以下几点。一是用眼姿势须端正,视线向下防仰视。无论是看书、写字还是使用电子产品,都应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眼睛与
    2025-08-13
  • 华为P70系列渲染图曝光 不规则矩阵绝无撞机

    消息人士曝光了华为P70和华为P70Art的渲染图,这两款手机在设计上有较大区别,尤其是摄像头区域,华为P70标准版是比较标准的三角形造型,华为P70Art则是不规则的几何造型。从渲染图来看,华为P7
    2025-08-13
  • 时隔10年全胜出线,中国男篮收获了什么?

    延伸阅读 亚洲杯-中国男篮大胜约旦进8强 程帅澎20分胡明轩14+4+6 程帅澎20分获MVP:轰
    2025-08-13
  • 天气转暖,外出游玩小心蜱虫叮咬

    随着天气转暖,蜱虫及其相关疾病又开始进入活跃期。北京疾控微信公众号提示,外出踏青、赏春的时候,一定要防范蜱虫的叮咬。如何防止蜱虫叮咬?一是做好防护。天气转暖,就到了蜱虫活跃的季节,在户外游玩或野外工作
    2025-08-13

最新评论

hpy.laoying.sbs